寫完澳門遊記後,總覺得有什麼未盡之事,後來想想,應該是沒寫澳門的"吃"吧!
吃和人類文明關係匪淺,至少尼娜是這麼想的啦!不然,為啥我的"外星人也貪吃"是文章裡最多篇的捏?
噢,大家可不要誤以為這豪華下午茶多美味,真的只是長得比較美而已啦。
「聖地牙哥古堡」很美,又有三百多年歷史,自然值得一逛。不過之前尼娜聽信旅遊雜誌介紹,強烈建議喝它一頓下午茶,兩人共花了近一千元台幣,卻有點失望。為什麼呢?
咖啡太苦(我們喝到的澳門咖啡都不怎樣,茶倒是很好喝)、甜點太甜,是最大的敗筆。雖然氣氛還不錯,但是喝下午茶只能坐吧檯卻不能到有情調的餐廳內部~~唉!只有下面兩道小點還不錯而已,不過魚卵和燻鮭魚在台灣也算普通的小點不是嗎?
![]() |
![]() |
所以,不要太虛榮一心想學貴婦喝下午茶啦!一般人去的國民小吃也是要體驗看看是不?這一道"勝利茶餐廳"的"豬扒包"可是頗受我們好評的:它的香酥味兒和台灣的香雞排有異曲同工之妙,豬扒的感覺比香雞排或日式炸豬排感覺更油更酥,不過因為送上來時夠燙夠熱,麵包像是稍稍烤過又有彈性,真的挺不賴。一份約合台幣六十元。
有趣的是,咱們台灣人小吃必點"燙青菜"的習慣,港澳人好像沒有,弄了半天才點到一盤很大盤的「油菜」,他們的油菜真的超大把的啦(也有點油)!還有,別點"辣魚湯麵",因為很像咱們用魚罐頭煮的泡麵,可能是口味不同吧?
既然要嚐庶民點心,我們飯後就朝聖到"義順牛奶"吃雙皮燉奶,網路上很多人稱道的!
結果....又失望了,可能又是口味問題吧? 我們覺得味道像極了奶粉,而不是香醇的牛奶味....而且原味一份要價約台幣六十幾元(幣值兌換約一比四)、薑汁的要八十元,在台灣算是小貴的哩(台灣好吃的豆花最貴也四十元而已)。還有人說,比較懷念光泉鮮奶酪
好啦,講完不太合意的後,要講尬意的囉。我和友人一致覺得葡國菜口味溫醇又好吃。我們選的餐廳是「小飛象葡國料理」,點了下面兩道主食都很讚!
![]() |
![]() |
好吃之處在於味道都很有層次,不會油、也不會重鹹。左邊的西班牙臘腸炒飯有番茄和香料味,其中的蔬菜和臘腸也都爽口好吃。而「葡國雞」則有燉飯的口感,有咖哩味但不辣,可能還融合了起士,不過一點都不膩。它們的口感都是屬於滑潤的,吃起來也不會口乾舌燥,雞肉是腿肉和雞翅,我猜有稍微地烤過,很香。
|
左邊這道甜點「米糠布丁」也很正!微甜的有奶香的布丁,配上上頭一大把口感如麥麩、味道像餅乾屑的配角,真的很可口啊!
而且它們的服務很不賴,比起其他店的冷面孔好多了:不但建議我們點1/4不要點半雞(會太多吃不完)、還主動詢問是否要替我們拍個照。再加上服務費一成、一人也不超過三百元台幣的消費,真是太太太物超所值啦!而且份量超大有飽足感。
葡國菜真的不錯,下次要來這間叫什麼「安東尼奧」的,聽說港星黃秋生很喜歡。價位高一點,而且採預約制,銀彈多一點的朋友可以考慮這家,氣氛應該更佳。
覺得葡國菜好吃的原因,可能因為葡韻這一區質樸又頗具南歐風味,真的很吸引人哪。
以上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食物,其他有一些拉拉雜雜的小吃就略過,有些則是太路痴了沒找到,殘念.... (這是下次還要去的理由)
目前我個人的好吃排名分別是:第一豬扒包、第二西班牙臘腸炒飯、第三葡國雞、第四米糠布丁(可能我比較愛鹹點)。
沒吃到下次超想吃的前三名:魚翅(或魚翅湯麵)、非洲雞、燒鴨。
欸? 這裡不是很熟悉的Starbucks嗎? 在台灣尼娜不太喜歡去星巴克,到了澳門可成了我的救星。平日小酗咖啡的我在澳門喝不到還可以的咖啡(對不起,或許我以偏概全),只好到飯店樓下的星巴克每日一杯解解饞。
瞧!飯店裡偌大的星巴克夠不夠空蕩蕩? 比起台灣門市的擁擠喧嘩,比起澳門餐館裡的苦味咖啡,這裡成了我的天堂。如果約了朋友(有澳門的朋友也夠稀奇)來這兒聊聊天,也挺不錯的。
最後要說說,這篇"蛋撻沒告訴你的"沒講到蛋撻是吧? 因為我們來不及找到有名的安德魯或是瑪嘉烈,只吃了路邊號稱可以養顏美容的"燕窩蛋撻":很濕很油真有點嚇到我啦。由於人家是小本經營我就不說是哪一家了,而且在此說明,尼娜不愛的也未必難吃,或許只是文化不同口味各異的問題吧!
其實,台灣常常推陳出新又便宜的"肯德雞蛋撻",在我心目中已經勝出啦 (配樂:台灣好~~)